HIGHXTAR.
要完成出色的银行抢案,不仅要有犯罪的勇气,更需要想像力来规划所有细节;比起抢劫,更像在写诗,如同热门西班牙剧集《纸房子》中运筹帷幄的教授。虽然编剧表示未曾参考真实案件,但综观现实中大胆又极具创意的抢案,某些环节和《纸房子》的剧情相互呼应,甚至更为戏剧化。本文将分享历史上7起经典银行抢案,来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犯案手法。
日期:2009/9/23
损失金额:530万(约新台币1亿5,000万元)
《纸房子》的教授似乎能找到抢案所需要的任何一种交通工具,但他并不是唯一一人。在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郊区Västberga曾发生一起直升机抢案,清晨5点时,一架失窃的民用直升机降落在保全公司G4S的现金仓库(cash depot)屋顶上,随即一群挟带武器与引爆装置的抢匪垂降至室内抢劫,外面同时有人手在警方的飞机库装设炸弹,避免任何警用直升机起降阻扰犯案,并在作案地点四周铺设鸡爪钉阻拦车辆前进。
尽管窃贼作案后立即丢弃直升机,一年后这七位犯案者仍被定罪,但失窃的530万尚未找回。
2. 巴西Fortaleza的地道抢案
日期:2005/8/6-7
损失金额:7000万(约新台币20亿元)
《纸房子》中不乏挖洞的桥段,在现实中的银行抢劫也有相同的犯案手法,其中最具创意的是巴西北部位于福塔雷萨(Fortaleza)市的中央银行抢案。从2005年3月起,一群抢匪从一处租来的房地产下开凿80公尺的密道直达中央银行保险库,这条密道设有照明设备并铺设木板,甚至还有简易的空调设施,且隧道内运用滑轮系统,能载运7,716磅的纸钞,警方粗估需耗费20万打造。
此外,犯案者作案手法极具巧思,他们刻意开设一家"人工草皮景观设计公司",几可乱真地设计了广告以及有着公司商标的帽子,所以没有人会怀疑挖凿地道所遗留的土。当警方8月赶到犯案地点时,歹徒早已人去楼空,只遗留少量用以掩盖指纹的白色粉末。案发后歹徒兵分多路,有些人被逮捕、有些人则是被其他罪犯挟持要求支付赎金,有些人则再度企划另一宗抢案。
3. 巴西圣保罗(São Paulo)的易容抢案
日期:2011/8/27
损失金额:5850万(约新台币17亿元)
上面的抢案埋了一处伏笔——所谓的另一宗抢案是指哪一件事呢?《纸房子》中教授为我们示范,即使是同一批窃贼仍能玩出新把戏,只需要构想新身分就行了;而即将介绍的这起2011年圣保罗抢案,和2005年福塔雷萨(Fortaleza)市的抢案其实是同一批人所为。
2011年8月在圣保罗的伊塔乌银行(Banco Itau),有12位穿着灰衣制服的男子佯装要来更换家具,银行也的确有翻修的计画,因此工作人员不疑有他,直接放行。一旦这群人进入室内,随即在大厅制伏守卫并强迫他关闭警报系统,以及打开另一道门好让其他小队进入。其他小队带着工业级的钻孔工具,凿开了一格格的保险箱,内容有贵重钻石、黄金条、以及比房产还贵重的手表收藏。
整起作案异常随性,这群窃贼犯案途中甚至还订了外卖,结束后只变换服装便扬长而去。奇怪的是,120名人质中,只有5名向警察报案,警方事后也发现这群抢匪曾参与2005年福塔雷萨(Fortaleza)市的抢案。
4. 美国门罗(Monroe)的障眼法抢案
日期:2008/9/30
损失金额:40万(约新台币1,000万元)
在美国华盛顿州的门罗(Monroe)小城镇发生了一起金额40万元的抢案。和其他大型抢案相比,此案件的损失金额并不多,但歹徒的障眼法极富创意,连检察官都拍案叫绝,相信《纸房子》里的教授也懂得欣赏这场案件,毕竟《纸房子》里一堆障眼法——假的窃贼、假的逃亡车、假的政府杀手、还有一面假的墙!
事发过程如下:歹徒在线上分类广告以高时薪雇用景观设计师,要求他们穿着黄色背心、蓝色衬衫、护目镜与口罩,在银行的停车场集合;与此同时,嫌犯也以同样的穿着现身,并走向运钞车的警卫,朝他的脸上喷胡椒喷雾并抢走他手中的一袋现金。在众多"景观设计师"的掩护下,他脱下衣服跑到附近的河流,跳上准备好的游泳圈(这可不是玩笑!)漂流到逃亡车。虽然创意满分,只可惜最后警方仍从歹徒的口罩中辨认DNA并逮捕归案。
5. 黎巴嫩贝鲁特(Beirut)的爆破抢案
日期:1976/1/20
损失金额:2.1亿(约新台币62亿元)
策划一起抢案有时候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候只需要很多的炸药。在1976年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有一群抢匪试图抢劫中东英格兰银行(现为中东汇丰银行)。案发背景正好是黎巴嫩内战,因此针对犯罪首脑的猜测甚嚣尘上,主要嫌疑犯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但也有人猜测黎巴嫩基督教党、科西嘉黑手党亦有涉案。
虽然成员很复杂,但整起计划却直接了当——就是各种爆炸。据传抢匪用榴弹发射器与迫击炮占领大厅,但也有人说他们只从隔壁的教堂与银行相连的墙炸了一个洞,之后在黑手党的帮助下,又炸开了保险库。一连串爆炸后是漫长的等待,窃贼在银行待了至少2天,将战利品分装成三辆大卡车,并利用军火与外界的战火作为掩护逃离现场。
如果有观众认为《纸房子》的剧情很扯,想像一下比戏剧还扯、宛如麦可贝执导的贝鲁特爆破抢案,至今还没找到凶手。
6. 英国肯特(Kent)的卧底抢案
日期:2006/2/22
损失金额:9,200万元(约新台币27亿元)
并不是每个窃贼都想来场惊心动魄的抢案,对于低调的策划者而言,雇用一位卧底能让整场行动更为体面,也可获得内部珍贵情报,并来场安静的破坏行动,这也是为什麽教授在片中会选择安插卧底。
本次抢案地点在英格兰东南部的肯特小镇,窃贼的目标是一处不起眼的现金仓库(当地ATM及零售业者存放现金的地方)。这群据说由混合格斗选手领导的窃盗团,先是引诱仓储职员加入阵营,在他皮带绑上一台微型相机,以利拍摄仓库的各个角落;下一步是雇用一群化妆师帮他们装上假的鼻子和下巴,利用易容术躲过监视器的追踪。
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只剩下门禁问题,因此抢匪们绑架了仓库经理人及其家人以获得通行权,所以《纸房子》的教授也不是唯一一位跑去威胁一家之主的窃盗首领。
窃贼们最后花了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就把战利品打包装箱,如此精准又有效率的行动,若没有内部员工的里应外合,是绝对办不到的。
雇用卧底的优点这麽多,对抢匪而言却是两面刃,他们在团体里与其他成员的连结很脆弱,成为警方施压的主要对象,最有名的案例是1983年的伦敦布林克抢劫案(London Brinks Mat robbery)。不过肯特抢案的破案关键不是卧底的窝里反,而是抢匪在案发现场遗留太多证物了——包括布满指纹的逃亡路线图。
7. 比利时安特卫普(Antwerp)的科技抢案
日期:2003/2/15-16
损失金额:1亿(约新台币29亿元)
观众们通常期待看到银行抢案运用新奇的精密仪器,但简易设备其实也能立大功。2003年被誉为"世界抢案"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抢案,便同时运用了高阶与低阶技术。
事发地点在安特卫普"钻石中心"的保险库,该区每年有令窃贼垂涎、将近540亿元的成交价,戒备森严的程度亦是数一数二,但仍无法阻止跃跃欲试的犯罪者。
这位义大利籍的犯罪首脑先是在金库租了格保险箱以利其侦查"地势",但他随即下了结论:这金库不可能被攻下的。但为何不久后的某个星期一,当警卫走进保险库时,发现将近1亿元的钻石失窃了?
事实上抢匪们在几个月内变身为科技大师,同时运用高阶与低阶科技攻克金库。高阶科技部分,窃贼同时放置指尖大小的摄影机在墙上以及门上钥匙孔,随时纪录警卫进出;低阶科技部分则更精彩,因为金库的警报系统是两枚相吸的磁铁,若打开大门导致磁铁分开,便会触动警报,而抢匪只用了一块铝片贴在磁铁上,即使保险库的大门被打开,两片磁铁依然紧紧相吸,不会触发警报。
虽然金库内部还有第二道防盗机制,若感应到室内不寻常温度也会铃声大作,但抢匪仍有对策:他们在前一天进入保险柜,在侦测器上喷洒发胶让仪器失效。
整个金库至少有8处防盗装置被抢匪破解,犯案工具泰半是寻常到不行的胶带、发泡胶等,给观众带来一道启示:想要抢银行不一定要当007,有时候只需要007使用的美发用品就能办到。
彩蛋:潜水抢案?
看完《纸房子》的观众应该有所疑问——现实中存在潜水抢案吗?答案是:没有。但有几件抢案的确和水沾上边,例如在比利时有窃贼戴着氧气瓶潜入水中,希望能藉由水管进入金库、美国华盛顿中的抢匪穿戴潜水服装,计画行窃后来场水下逃亡,只可惜尚未执行就被警方逮捕。
by dramaqu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