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00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让我告诉你,大宇宙的意志有多麽神奇,这是个正在发生的例子:2024 年的 11 月 21 日周四早上,美国文学界最高荣誉的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今年台湾作家杨双子,以书写台湾百年前一场美食之旅的《台湾漫游录》获翻译文学奖;但在 2020 年,另一位台湾移民二代作家游朝凯,也以《内景唐人街》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这位律师转身的作家,这个月台湾才刚出版他的科幻短篇作《我爱你,对不起,谢谢你,请原谅我》,而就在前两天的 11 月 19 日,他的《内景唐人街》改编线上影集版也正式上架 Disney+。现在,让我们来开箱刚上架的影集《内景唐人街》,从游朝凯的角度,看看他眼中的唐人街世界,与做一个华裔 NPC 有多难:
《内景唐人街》线上影集剧情故事介绍
《内景唐人街》。
威利斯是华裔移民二代,他的父亲是武术师父,哥哥是武打明星,而他是唐人街“金皇宫”餐厅的服务生。威利斯的人生就是上班、抹桌、点餐、送菜、倒垃圾、下班、然后重复这一切。威利斯想走出唐人街,更想走出哥哥离开、父亲抑郁、与自己永远都只是背景临演的人生。威利斯想成为英雄,想成为一段故事的主角。而当唐人街发生一件女子遭掳案,一名美艳亚裔女警拉娜着手查案,威利斯看见了自己逃离的出口……
唐人街,老外眼里的化外之地&现世魔窟,台二代主创要利用刻板印象扭转宿命
约翰卡本特的《妖魔大闹唐人街》里,唐人街是一个现世魔窟,里头有杀人不眨眼的黑道与千年邪恶魔法师;《拜见岳父大人》里,劳勃狄尼洛警告准女婿班史提勒,他如果敢带坏自己大女儿,就要“把他踢去唐人街”;而在经典黑色电影《唐人街探案》里,最终的经典台词:
“杰克,别管了,这里是唐人街。”
更将“唐人街”做为这部电影里所有肮脏不堪黑幕的代名词。唐人街在百年好莱坞电影里,大多都是这样的形象,而这样的形象是来自唐人街在地的真实状况?还是这种形象继续强化了唐人街的错误印象?可能两者都有。
《内景唐人街》原着作者游朝凯。
作为移民二代,还是 HBO 影集《西部世界》编剧之一的游朝凯,从另一个角度写唐人街:一个被陷在刻板印象里的华裔孩子,是如何看待这样的刻板印象?并且如何试图挣脱这样的印象?游朝凯以第四面墙的设计,具现化所谓的“唐人街印象”。《内景唐人街》开场,主角威利斯与同事小胖正在餐厅后巷倒垃圾。大多数观众可能不太熟饰演威利斯的欧阳万成,或可能在漫威电影里看过饰演小胖的钱信伊——这两个演员都演过许多好莱坞主流电影,但他们都并非以主角的身份为人所知。
《内景唐人街》。
他们很明显是配角,而且是对剧情毫无影响的免洗式配角……但妙的是,威利斯与小胖谈起了“冷开场”——影视作品在出现片名前的前导桥段,在刑侦片的冷开场里,通常会有路人角色发现尸体、或他们将会变成尸体,然后片名字卡打出,亮丽的英雄主角登场,他们将会处理这桩命案……而这些路人角的剧情作用已经结束,没人会在意他们是谁。《内景唐人街》的这个冷开场,正是一个讽刺主流作品冷开场形式的片段,而观众认知的路人角(欧阳与钱),正在执行他们口中影视作品刻板公式里的常见套路。
《内景唐人街》。
这是双重的第四面墙,一道墙是冷开场公式,另一道墙则是威利斯这个角色:他是一个平凡、无财无势、未来永远注定是 NPC 的家伙。在真实的唐人街里也许有很多这样的平凡亚裔男,在虚构影视作品里有更多这样的平凡 NPC。而《内景唐人街》鼓励观众感受这两道墙的存在,它反过来利用这些刻板印象,制造许多笑点趣味。
所以当警探开始侦办绑架案,威利斯会发现餐厅灯光突然全部黯淡下来,而强烈的探照灯正打在进餐厅的警探双雄身上;当警探双雄在镜头前讨论剧情时,背景餐厅里的威利斯,正想开门告诉他们线索,却发现门打不开……只能眼见他们驱车离开。现实的刻板印象,在《内景唐人街》里以类型作品的刻板印象呈现,威利斯意识到这样的刻板印象存在,但如同他打不开的餐厅大门,稍后警探离去后却突然能打开了……这代表着,他无法分辨,这种刻板印象造成的限制,会不会早就深植于他的内心之中——他心里有一部份的自己,已经臣服在这种刻板宿命之下。
“衰面”演员欧阳万成诠释 鲁蛇主角,内建路人甲 试图逃脱 NPC 宿命!
威利斯试图反抗,试图逃脱 NPC 宿命,他用每天自己锻的功夫身手,试图像成龙或李连杰一般,在现实里以一打四,却被黑道们打得鼻青脸肿。这种挫败又把他打回原形,后悔自己跳脱刻板印象的傻劲。但他逃脱不了还有另一个原生因素:威利斯的哥哥从小受众人欢迎,他才是功夫高手,威利斯羡慕崇拜哥哥,却又自惭形秽,觉得自己永远比不上哥哥。那麽,威利斯又何必自讨苦吃?反正即便努力再多,他也永远无法变成又帅又会功夫的正港主角。
《内景唐人街》。
欧阳万成饰演威利斯是恰如其分,无论观众如何降低审美标准,或以“他的长相在欧美会很受欢迎”这种理由解释,欧阳都无法说服观众,他有成为故事主角的资格。眼睛小又有小肥肚的欧阳自带鲁蛇气质,饰演这样对人生失望的逊咖角,非常贴切。一场他在醉酒派对上失望透顶,在狂欢人群中自顾自打起武功的不协调片段,有很强的戏剧效果。
《内景唐人街》。
对现实无望的主角,渐渐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的区隔,而他将在这种混乱之中逐渐接近平凡之下的隐藏真实。这其实也是一种主流娱乐作品里的老式套路,《巴西大道》或《搏击俱乐部》都是例子,而《内景唐人街》是另一个从亚裔族群出发的新例子。游朝凯的小说成功营造出这样的混乱,反映着亚裔移民二代在自我定位上的混乱。《内景唐人街》本身当然很适合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特别还是由擅长鲁蛇风格的塔伊加维迪提执导,可说是一时之选。
但有趣的是,尽管欧阳万成的“衰面”很适合这位鲁蛇主角,但他却无法演出这个主角真正的魅力。欧阳万成的演技缺乏真实性,这甚至比他在单人喜剧的舞台表现还要糟糕,很多时候很难感受到他的情绪起伏与深度,当威利斯感到挫折或懊悔时,观众可以从剧情了解他的情绪,却无法从他脸上得到更多。比起来钱信伊的喜剧角色,或是汪可盈的神秘警探角色,更有吸引力,讽刺的是,这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饰演的都是“刻板角色”,观众很清楚他们的功用性;但另一方面,这也是这些演员有更丰富的演出经历。相对之下,作为主角的欧阳万成,有了探照灯,却没有撑起这片亮点的能力。
《内景唐人街》。
《内景唐人街》线上影集剧评心得:被困在类型公式里的路人 NPC 决定要做英雄,这未必比听起来要吸引人
所以,《内景唐人街》尽管故事很有趣,但观众可能无法期待从欧阳身上得到更多惊喜,而是必须一直期待下一秒剧情会出现爆点。这导致在某些支线还在发展时,观众可能会暂时失去兴趣(例如威利斯母亲莉莉考上房地产证照)……尽管这些支线可能在后段会造成影响,但观众可能没有耐心等下去。
但问题并非全在欧阳身上,《内景唐人街》有这麽奇特的叙事形式,却没有充足的活力。塔伊加维迪提这几年非常多产,但他源自独立制片界的奇特尴尬喜感,却似乎在这些主流娱乐作品里被消耗殆尽。这种疲累感始终会在《内景唐人街》各个角落里浮现。加上《内景唐人街》又是每集长达一小时、全十集的作品,在主角缺乏魅力、案情混乱朦胧的状况下,要观众坚持到最后而不弃剧,似乎有点困难。
小说似乎仍然是《内景唐人街》最好的形式,文字在这种类型公式与现实之间的转换虽然并不直接,却有更大的想像空间。而且台裔的游朝凯,刻意在剧情里插入了更多台湾历史,对台湾读者来说更加有感。更重要的是,看完整季《内景唐人街》需要十个小时,但读完小说可能不需要那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