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3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Disney+
《青春养成记》近期在 Disney+ 上线了,妞编辑认为这是一部比起孩子,更适合父母看的作品,又因主角是生在传统东方家庭,让身处台湾的我们能更有共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春养成记》中 5 个亲子沟通重点,以及了解这带给我们什麽启发。
《青春养成记》教我们的亲子沟通重点_1._保留让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在电影一开始,主角美玲就提到父母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孩子应该要对父母百依百顺,有些人会说:” 孝顺听起来很好,但要是太超过,你可能会忘了尊重你自己 ”。美玲自认已经很独立,但旁人看来,她永远都在听妈妈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这是东方社会常见的家庭观,父母有责任抚养孩子,孩子则需要回报父母的付出,两者并不是独立个体,且社会认为子女的所有行为、成就都由父母承担,进而导致父母藉由控制子女的行为,使孩子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也就是不让父母丢脸)。父母该适度让孩子自由发展,就算最后发现不适合,或是出糗、受伤,这都将成为孩子宝贵经验,也让父母更能了解孩子,一昧的想帮孩子铺路容易错失许多成长的机会。
美玲的爸爸锦:” 重点不是把坏的一面藏起来,而是给它空间,接受它。”
《青春养成记》教我们的亲子沟通重点_2._相信孩子做得到
美玲第一次对妈妈李明有所要求,她想去看演唱会,还特别做了报告向父母解释自己为什麽想去,不料却被明以 ” 你不可能控制得了小猫熊(情绪)” 的理由而狠狠拒绝,不能有第二句话。
美玲向朋友说:” 我这辈子都在扮演好女儿,非常乖,但他们不相信我,那有什麽意义?”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父母的任何要求美玲都能办好,但反过来美玲向父母要求时,父母却不相信美玲可以做到,这让孩子产生了 ” 父母只是想控制我,其实他们不相信我 ” 的想法,大家都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亲子也是,当孩子发现你不相信他,孩子会开始学会隐瞒。就算父母真的担心,则可以思考除了禁止以外更好的做法。
美玲:” 我知道我妈只是担心我,但我觉得她有时候有点太 ……”
《青春养成记》教我们的亲子沟通重点_3._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李明会如此担心、希望美玲走在自己期望的路上,是因为自己的妈妈(美玲的外婆)也是这样子,外婆常要求李明事事完美,甚至想帮李明选择配偶。剧中也看见只要事情一不顺利,外婆就是先指责李明,这让李明的压力很大,长大后已经很久没跟外婆说话了。
很多人都认为女性天生就会当妈妈,但大家都是第一次当妈妈、爸爸,谁知道怎麽样才是最好的?若外人总是喜欢下指挥旗,就随他吧!但是决定权还是在自己身上。当父母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在教育孩子时才能保持开放的心胸,毕竟孩子才刚到这世界没有多久,未来的日子也还很长,没有必要要求事事完美,谁知道今天打翻牛奶盒的孩子三十年后会不会成为大学教授?
李明(对美玲说):” 你想让每个人满意,却对自己太苛刻,如果这是我教你的,对不起。”
《青春养成记》教我们的亲子沟通重点_4._即使不理解也尊重对方
剧中李明不理解美玲为什麽喜欢偶像明星 4 -Town,一边嘲笑一边批评的行爲让美玲很难过。但在故事的最后,母女已经和解,美玲想以小猫熊耳的造型打扮和朋友出游,李明觉得不妥而打算制止,但美玲已经可以坦率说出:” 我的小猫熊我想自己作主!” 李明微笑,接受了。
孩子时常会有些天真的想法,大人听到时总哈哈大笑或马上批评,却不知道这可能成为阴影,让孩子不愿再开口分享任何事。其实沟通时的态度比内容更重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才有可能继续对话下去,孩子比你想的更会察言观色,他们能感受到你是不是认真的面对他。
李明(对美玲说):” 美美,我知道这让人不开心,但我会陪你一起渡过。”
《青春养成记》教我们的亲子沟通重点_5._爱要说出口
美玲发现自己常被妈妈控制后,开始思考妈妈爱的可能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那个想像中的乖女儿。李明则是认为美玲忘恩负义,不懂妈妈想要保护孩子的心情,觉得美玲离自己越来越远。李明和美玲都因为惹对方不高兴而误会对方会不爱自己,殊不知母女俩的感情其实非常坚固,只是缺乏沟通。
孩子永远都会爱着父母,就如同我们会爱着孩子,有人常说行为证明比口说重要,但你不说,没有人会知道。有些家长习惯用 ” 你好棒 ” 代替 ” 我爱你 ”,这会让孩子以为他一定要很棒父母才会爱自己,养成让他人定义自己的习惯,不懂得自我欣赏。更好的方式是从今天开始,每次和孩子拥抱时都将爱说出口吧!
美玲:” 我终于认识我自己了,但我害怕小猫熊会把我从你身边带走。”
李明:” 我也是。”
source:IMDB
by dramaqu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