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黑夜终至》为什么最后让人失望?只有凡妮莎•柯比是唯一亮点

4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09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Netflix《黑夜终至》为什麽最后让人失望?只有凡妮莎寇比是唯一亮点

由 Netflix 发行、凡妮莎•柯比主演的《黑夜终至》,将故事浓缩在一个绝望的夜晚,描绘一名普通女性为了“家”孤注一掷的挣扎。凡妮莎寇比饰演的琳奈,与母亲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哥哥相依为命,多年来省吃俭用,终于凑齐老房子的头期款,却在母亲一时冲动之下被挥霍车。梦想瞬间破灭,琳奈也被推入绝境。于是,她决定孤身一人,在仅仅一个夜晚里,想方设法筹到2万5000美元。

Photo Credit:《黑夜终至》,来源:IMDb

紧凑开场的张力,却在中段开始失速

《黑夜终至》前半段其实相当吸引人。凡妮莎寇比为了筹钱四处奔走,甚至逐步踏入高风险、灰色地带的危险交易。那种紧张感与窒息感被导演捕捉得相当到位,“与时间赛跑”的压迫氛围强烈而真实,让人好奇她是否能成功抵达目标。观众不仅会为她捏一把冷汗,也会期待她能在天亮前完成任务——这样的铺陈确实带来了十足的张力。

可惜的是,进入中段后,电影的节奏却明显松散下来。凡妮莎•柯比饰演的角色仿佛失去了方向,为了筹钱不择手段:偷车、撬保险箱、甚至贩毒卖淫,几乎什麽都来。这样的铺排虽然强调角色的绝望,但也让故事重心显得混乱不堪。原本紧凑的狂奔,瞬间沦为无头苍蝇般的乱窜,不仅削弱了前段的张力,也让观众在观影时感到烦躁与疲乏。

最令人失望的,莫过于结局。《黑夜终至》的收尾过于平淡,甚至带着一种“昨夜的一切都未曾发生”的空虚感。凡妮莎寇比饰演的琳奈在最后说自己“被点醒了”,但电影既没有交代她究竟领悟了什麽,也没有给出足以说服观众的答案。原本紧张压抑的前半段,最终却落入虎头蛇尾,草草收尾在一个意外正向的结局之上。这样的转折不仅削弱了先前的铺陈,也让整部片的张力与深度瞬间瓦解,留下的只是一声惋惜。

社会议题沦为背景,凡妮莎•柯比成唯一亮点

Photo Credit:《黑夜终至》,来源:IMDb

本片更大的问题在于格局。开场时,《黑夜终至》以旁白点出美国低薪、物价飙涨、房价高涨的现实,并呈现因经济压力而流落街头的人们。这样的铺陈原本让人期待电影能够结合社会议题,透过琳奈的故事折射整体困境,甚至进一步引发批判与反思。可惜的是,这些社会问题最终只停留在开场的点缀,后续完全被抛诸脑后,故事依旧收敛在个人处境的描写,导致电影深度不足。

整体而言,《黑夜终至》空有社会议题的外壳,却缺乏深入探讨,显得苍白乏力。前半段的紧凑感与压迫氛围确实存在,但中段开始的散乱,以及草率的结尾,让观影体验大打折扣。唯一的亮点,或许就是凡妮莎・寇比独挑大梁的演出——她将被逼入绝境的无力感诠释得入木三分,从最初的焦虑、慌乱到崩溃边缘,层次分明。如果你是她的影迷,至少还能在这部电影里看见她令人信服的表现。

正文完
 
lucky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lucky 2025-08-22发表,共计1092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