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2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Netflix
之前分享许多《爱 × 死 × 机器人》的场景制作与概念设计,获得读者热烈好评,本次映 CG 邀请到《鱼夜》的概念艺术家 Pat Fix,分享动画《鱼夜》的概念设计流程历程,一起来看看他是怎麽设计剧中,谜样却又引人注目的海洋生物。
Patrycja Bartnik(又名 Pat Fix)
在影像、游戏产业担任概念艺术家与插画家。毕业于华沙美术学院与卢比安纳大学,同时也是波兰动画组织 Grafika Cyfrowa 成员之一。在 3 年的职涯创作中,参与过游戏《战栗深隧:流亡》、《汤姆克兰西:全境封锁 2》、《荣耀战魂》、《怒海战记》、《穿越火线》、《吸血鬼:恶夜猎杀血族 2》、《全军破敌:三国》、电影《神力女超人》的概念艺术、数位绘景、资产艺术等。近期的作品是 Netflix 的《爱 × 死 × 机器人》和《猎魔士》。现于 Techland 担任概念艺术家,并参与《垂死之光 2》。Artstation
-
谈谈在《爱 × 死 × 机器人-鱼夜》的主要工作?
Pat Fix:在剧集中,我的工作主要是设计海洋生物的图案以及为动物上色,必须强调每只生物的特徵、定义外观设计,同时确保符合剧集整体的艺术风格。当时美术总监提供给我,每个生物的类型及设计初稿。
-
谈谈在《爱 × 死 × 机器人-鱼夜》的主要工作?
Pat Fix:美术总监对《鱼夜》有非常独到的观点,因此在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必须与他紧密合作、讨论。尽管动画风格非常时尚,几乎就像卡通一样,但我们的设计还是基于真实的海洋生物,既有现在的生物,也有已灭绝的动物。主要都是讨论使用怎样的参考,以及如何将参考转换为更具风格的设计。
-
谈谈在《爱 × 死 × 机器人-鱼夜》的主要工作?
Pat Fix:我都是从蒐集参考图像开始。此次必须设计各式各样的海洋动物,因此找了像是是鱼类、鲎、鹦鹉螺、腔棘鱼、水母甚至蛇颈龙的图像。找到最合适的参考图像,并与美术总监确认方向后,我开始分析这些动物,并尝试如何将现实生活中动物的外观造型和颜色应用于已灭绝的生物。
我最喜欢的设计是大动物和鲨鱼的眼睛。它有趣的地方在于,眼睛由虹膜、眼睑等许多层组成,这些层必须互相搭配,才会看起来像是鱼的眼睛。当时美术总监没有指定明确的配色方案,因此我掌握更多的创作自由。而鲨鱼在戏中是主要角色。在开发过程中,牠的设计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是深色、蓝色和黑色,到为了强化角色的黑暗气质,最终决定使其发光成红色,显示生物的原始侵略性。
-
谈谈在《爱死机器人-鱼夜》的主要工作?
Pat Fix:虽然是 2D 动画,但制作时经常在 2D 和 3D 之间回来切换,像是生物的基本 ” 线条艺术 ” 是基于 3D 创建的鱼效果,进而渲染出来。我将这些渲染器导入到 iPad 的 Procreate 软体中,并在该软体上创建许多不同的图案和配色方案。而使用 iPad 上从事概念设计工作非常方便,因为可以随身携带,到各个地方去讨论。例如我会到美术总监讨论设计,并运用 iPad 做及时修改。
此外,制作《鱼夜》的概念设计时,我加入很多 3D 的制程,这样能将每个细节区分成不同图层,有助于随时调整跟修改,并在 3D 模型上看到最终成果,既方便又准确。这也有助于最后的剪辑,因为这些图层都可以导入 Nuke 中,进行编辑。
-
谈谈在《爱 × 死 × 机器人-鱼夜》的主要工作?
Pat Fix:在进到产业前,我经常做很多快速、时间有限的作品,像是每天花 50 分钟制作的个人创作(我现在仍会做)。于是我开始分析擅长某个特定风格的艺术家是怎麽做的,这使我更好地找到自身的创作方向,而不会模仿他人,甚至快速地吸收新的设计形式,因此不断创作是最棒的练习。
-
谈谈在《爱死机器人-鱼夜》的主要工作?
Pat Fix:波兰的概念艺术产业因客户行业状况而有所变化。例如近期加州影视特效市场需求缺乏,主因是专案截止日期越来越短,许多流程因此被忽略或整并,加上人们普遍偏爱逼真的艺术风格,概念需求减少。因此,许多美术总监和个人艺术家比较常在网站上寻找参考图像,根据绘制情绪镜头(moodshot),缺乏原创且独特的设计。在我去年移居到游戏产业,情况就变得大不相同。许多 3A 大作都历时数年,且有多种风格不断变化,在公开贩售前会经历了多次设计。
未来,我认为概念艺术师会越来越常地使用人工智能。它可以为快速建立相当有质感的基础-初始环境生成、情绪镜头,甚至某些工具都可以直接生成人脸,进而避免任何版权问题。尽管市面上仍有不同声音,但我不相信 AI 会取代艺术家,它仅是工具,可以节省时间,最终的成品仍然取决于创作者。
by dramaqu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