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7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提到享誉国际的导演李安,你想起他的哪一部电影呢?
或许是得奖无数的《理性与感性》、《卧虎藏龙》,又或着是让观众为之动容的经典同志电影《断背山》,而年轻一点的影迷则可能会想起印度男孩和孟加拉虎在海中小船上共处的《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
然而,这些成功都得回到最初替他打开好莱坞大门的三部电影,即《推手》(1992)、《囍宴》(1993)和《饮食男女》(1994),以深刻描写父亲的传统形象而被称作 ” 父亲三部曲 ”。
“ 父亲三部曲 ” 可说是 90 年代台湾电影的曙光,三部片的父亲皆由郎雄饰演,深刻描绘华人传统家庭中的父亲形象,把父亲与子女间带着隔阂充满矛盾的关系真实展现,更谈论东西方的观念与新旧时代的文化差异。
处女作《推手》为开启李安大导之路,在 1992 年上映之时,不仅在台湾票房成功,也获得业界肯定,入围第 28 届金马奖九项大奖,郎雄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的殊荣。
接续在 1993 年推出的《囍宴》为李安立足国际影坛之作,横扫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及最佳原着剧本等五项大奖,荣获柏林影展金熊奖,并入围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 父亲三部曲 ” 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同样入围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也是法国坎城影展 ” 导演双周 ” 中,首部成为开幕影片的台湾电影。
摊开 ” 父亲三部曲 ” 的辉煌战绩,得以拍摄第一部长片《推手》对于当时待业多年的李安来说,无疑是从谷底爬出的重要转捩点。
时间回到 1980 年代,李安从台湾赴美学习电影,原本打算学成就要返台,但毕业作品被相中后,他一待就是多年,而这麽多年来却屡屡碰壁,无法顺利地实现拍片梦想,度过一段靠妻子赚钱养家的日子。直到《推手》和《囍宴》剧本获得赏识,分别入选新闻局举办的优良剧本徵选的首奖和贰奖后,中影才正式拨了预算,让李安在美国开拍《推手》。
起初《推手》刚上映时票房并不算亮眼,但在当届金马奖公布得奖名单后,在三项大奖的加持下,票房有着大幅度的成长。这一次的丰硕成果让中影随即继续与李安合作,于是《囍宴》在 1993 年紧接着问世。这一次,《囍宴》带给李安的不仅是在亚洲地区收获名气,更扬名国际赢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入围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
以华裔美国人作为背景的《推手》、《囍宴》大获成功后,《饮食男女》则把场景拉回台湾,同样地,影片在国际间获得多项肯定。
金马盛会再添名导 …
由金马影展 TGHFF 发布于 2017 年 11 月 19 日 星期日
“ 父亲三部曲 ” 的重要性对李安来说除了是开拓他走向国际的大门外,同时也是反映出他所处的成长背景,而这之中影响着他至深的人物就是父亲,这也是为什麽常有人提起,若要谈李安,不得不先看过最初的这三部曲。
李安的父亲李昇在抗战时期长大,忧患意识强烈,很能吃苦也有骨气,当然有时也有固执的一面。而李安的性格则不大一样,虽然从父亲那得到了好榜样,一样有着自尊、骨气,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受到外国的影响,李安这一辈的人们则不再如此古板,也可以说就是开明许多。
两代人的思维开始有所差异,进而产生代沟、文化冲突,这也就是 ” 父亲三部曲 ” 的核心。
面对父亲如同华人社会中的传统严父,李安曾坦言他对这样的亲子关系有种复杂纠结的心态,一方面敬重父亲,但另一方面却又产生了抗拒的念头。
透过 ” 父亲三部曲 ” 电影,李安彷佛把自己不被支持走上拍电影这条路的经历转化放在片中,透过角色们与父亲的冲突,阐述长辈心愿与个人梦想间的挣扎。所幸在现实生活中,李安在父亲离世前终得他的祝福及认可,冲淡了当年未能达成父亲期望的一丝愧疚。
金马盛会再添名导 …
由金马影展 TGHFF 发布于 2017 年 11 月 19 日 星期日
中影时代经典 ” 父亲三部曲 ” 将在金马线上影展 xYouTube 电影月精彩重现,开幕片《囍宴》将于 11 月 5 日晚间 8 点播放;《推手》将于 11 月 6 日晚间 8 点播放;《饮食男女》将于 11 月 11 日晚间 8 点播放。
by dramaqueen